倒扣草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九 [复制链接]

1#
有了白癜风怎么办 https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240429/t2owzyf.html

何景瑞民俗大写意:时光掠影,留住乡愁一一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(九)

作者:何景瑞

为了弘扬传统文化,赓续民族精神,用拳拳的赤子之情,经过长时间的子夜笔耕,留下了这些民俗文字,记录中国北方历史,为即将消失的文化存证,留住民俗文学之根和民族生活基因。

一一题记

.手绢记忆

一块花田,秉承天使的默许,种下多少心事,把时代最柔软最小的地方,归于劳作擦汗,用于痛心抺泪,装满岁月的乐趣,花红雅绿,散发幽香,滋养心中那片宽广的素园,舒展时光情愫深处的褶皱,见证时代的美好,永远收藏这些手绢的记忆。

在七十年代的学生时期,每个男女学生都有一块小花布手绢,花样五花八门,种类各具特色,随身携带,天冷擦鼻子,天热擦汗,风沙迷眼擦眼泪,上体育课还玩丢手绢游戏。手绢是载体,记录一段历史,演义一处民俗文明。

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手绢,是万能的,使用很普遍,人人必备,如包东西和捆东西等,印象最深的就是女孩子们,把手绢扎成小辫子,走起路来像飞起来的蝴蝶或凤鸟,成为最好最美丽的饰品。有多少人,在谈婚论嫁的礼场,当成定亲信物,成就美好姻缘,在这个广阔田野里,耕种心灵之花朵,结出钟情之爱果。

小小的手绢,在过往的日常生活中,形成大市场大气候,在女孩子身上总有一股香气,体现在手绢上,留下背影,记忆深刻。在一次修大坝打石头时,一块飞石砸在一个社员的头上,血流如注,社员们都掏出来手绢,包扎伤口,干净卫生,胰子味很浓,发挥了止血包伤的作用,至今也没忘记这个手绢的故事。

.顶针儿

岁月悠悠,时光不老,“顶针续麻”来源于生活,钢柔并进,冲破布篱,用真实顶住艰辛的过往,一针一线捆住日子,留下微弱的煤油灯影子,心中滴落思绪的泪,牵线翻飞,纳了人字钩,如风撕破生活之帆,如云添补劳作之隙,用爱的细线缝缀心灵的伤口,永驻阳光和春风,付给温暖和厚爱,用善待这个世界的眼光,看待这个老顶针儿。

老顶针儿,学名叫“顶真”,“顶针”是它的通俗别称,就是戴在手指上的钢圈套扣,上面砸有排列有序的凹坑,是做针线活的金属工具。古代妇女用麻绳纳鞋底,一根麻绳纳不完,所以要续麻绳,因此有“顶针续麻”的说词。

小时候,农村炕头上,家家有针线笸箩,装一些针头线脑,顶针儿是必备的,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。一枚不起眼小顶针,是一个时期的大作为,一个一窝八口的家庭,衣服是那个年代的“老虎下山一张皮”,缝缝补补的一针一线,纳呀,补呀,缩短了人间的距离,有多少补丁,就有多少坚强,是每一个母亲的默默无闻,对于这份特定历史时代的交待,成为社会生活的永恒。

如今,随着社会的发展,中国脱贫的实现,顶针不多见了,还能见到老顶针儿的踪影,让我们又想起了从前往事。

.药吊子

悬吊济世饱经烟火,黑沁大美熬走病魔,人间苦尽甜来,赤都忆苦思甜,这个老药吊子,涉笔难书,显展养眼,俨然是约功,静待在城中,大海浪涛逝,小偶尽芳颜。

老药吊子,是专门熬药的砂锅子,也叫药锅子。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七回中写道:“宝玉看时,虽有个黑煤乌嘴的吊子,也不像个茶壶。”人吃五谷杂粮,没有不得病的,在名著中扎根,从红学中传播,烧定历史,熬出一派大天地,与病秧子对话,与草药相煎,民间何太急,熬药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。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在家乡,药吊子不许乱放,窗台上不能放怕掉下污秽之物,锅台上不能放怕以药为食,香台上也不能放,香台是祭祀鬼神的地方,不怕神仙怕恶鬼,怕邪气入侵中药,干扰了药效。药吊子的风俗很有讲究,只能借,不能送,送了,便意味着把灾祸病殃送到了人家。有药吊子的人家是乐得别人来借的,药吊子被别人借走,就意味着把病灾接走了,解个心疑。农村有句老话“好借好还再借不难”,不要把借来的“药吊子”还回去,要等待药罐的主人家需要的时候主动来拿,或第三家需要用药罐时来借,而不能主动归还,如果主动归还药罐,会被认为是送去疾病,对“药吊子”主人家不吉利。过年时,药吊子落在谁家,谁家就抱着药吊子送回去,不过药吊子里有的加一把麸子,有的加一头大蒜或一棵大葱,有的放些杂粮,主要是放把盐,盐是咸的,“闲”音同“咸”,破了送药吊子送病灾之说,意思是让药吊子“闲”起来,药吊子闲起来人们就没病了,讨个吉利的好口彩。真是“三里俗不同,十里改规矩”!

在内蒙古赤峰一带,把药吊子架在两块石头或砖之间,用文火轻爎慢熬,一般的汤药都要熬三次,熬完之后,渴完药的要碗倒扣,有再不吃药、再不得病之意,还俗有“药渣倒高不倒低”的说法,药渣最好倒在马路上,让千人踏、万人踩,这样可以驱病出门,托人消灾,总算完成了药吊子的使命。

老药吊子,是一件老物件,那些关于药吊子的风俗虽然不科学,但却是很有意思,药到病除,身体健康,是药吊子的最大渴望。

.水吊子

在心中沸腾,用开水浇灌生活,哗啦啦地说话,喋喋不休挖苦人,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用二半吊子,屏蔽二百五,事物的极点就是讽刺,只要胸中有,吊品不为空,暗喻多少世,一壶在手缚骨清姬,实际生活,谁也离不开这个水吊子烧水壶。

水吊子,也叫烧水壶,家庭生活必备,是用金属材料制成,用以熬煮饮料的壶类器皿,泛称“吊子”。原来古代的钱币,为了使用方便,便于携带计数,将一千枚铜钱,用绳穿成一串,这一串就是一吊,五百即半吊。日常生活中,经常说二百五或半吊子,这句恭维的俗语,是贬义词,它指一个人技艺不精,还一瓶子不满半瓶晃荡,不通事理,知识不够丰富,技术不够熟练,做事不够仔细,骄傲自大,目中无人,没有真才实学。

水吊子在中国文学经典中都略有记载,如矛盾的《当铺前》中写道:“小乞丐似的学徒提着水吊子懒懒地走过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五回:“每日早起,拿上等燕窝一两,冰糖五钱,用银吊子熬出粥来。”钱秋雁《曙光与五味斋》:“小绍兴怕事情闹僵,为了缓和空气起见,只好到厨房拎了吊子出来冲开水。”读历史典籍,品味等等事例,说明水吊子在古往今来的生活中,具有广泛的社会实用性。

.暖壶

身无国际,居家热心肠,摆姿美丽,以无畏的胆施,端来端去,面对刚需的生活,与开水保持热度,立场坚定不移,任凭风云变幻,不管四季更替,热恋潇潇洒洒,点点滴滴如火,赴一场人生无悔,招之即来,来之能干,用一口气的力量赢得天下,这就是农家暖壶。

暖壶,也叫保温瓶或热水瓶,是保存热水温度的工具,居家必备。它是由英格兰的科学家杜瓦发明的。在年,他第一次使压缩氢气变成液体,即液态氢。他采用真空的办法,即做成双层瓶子,把隔层中的空气抽掉,切断传导,于是在真空的隔层里又涂了一层水银反射涂料,把热辐射挡回去,再用一个软木塞子把瓶口堵住,使瓶内胆保持温度,后来得到广泛的应用。

很多大众化的简单暖壶,有竹编外壳的,还有塑料、铁制和铝合金外壳的多种,因是从农村征集而来的,定义为农家暖壶,成为民俗怀旧老物件。

.搪瓷茶缸

族亲林立,一枝独秀,用圆形概括自己,用柱体顶天立地,把日子拉长,缩短距离,杯畅其用普于大众,取于珐琅大器而成,饮具端来端去,居家匆匆过往,口杯相传有容乃大,缔造传奇平民所用,盖住内心的世界,倾其所有的容量,舍我其谁,民俗铸魂,这就是搪瓷缸子的使命。

搪瓷茶缸,是一种喝水用具,外形大口直立有把儿,一般由缸体和缸盖组成,也有没盖的,喝水和舀水十分方便,上下直径相同,容积很大,是采用珐琅彩技术制造,经久耐腐蚀,图案清晰,摆设美观大方,还可以代替茶壶泡茶使用。

据考证,古埃及是搪瓷的起源地,后来传入欧洲,在元代时,搪瓷工艺开始传人我国,于明代景泰年间,开始创造景泰蓝搪瓷茶具,可以称为“珐琅镶嵌工艺品”。清代乾隆年间,景泰蓝搪瓷开始由皇宫传到民间,这就是我国搪瓷工业的开始。20世纪初期,搪瓷茶缸在我国开始大规模生产。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,就逐渐的不再用搪瓷茶缸了,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玻璃水杯和瓷器茶具了。

一个小小的搪瓷茶缸,概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,在赤峰市赤都文化驿站四楼民俗展厅里,看到很多喜字画面的茶缸,还有各种包罗万象的缸子,如此白洁细腻,还闪着民风不俗的光泽。

.白瓷茶壶

瓷含春秋成大统,寻常百姓都拥有,白洁如雪雕花飞絮,花鸟虫鱼飞禽走兽,坠落民俗安身立命,亦展芳姿忆曾经,过往服役于农家,明知送客实为约奉,阵容有词杯水车薪,谈水论茶,捧一壶热忱,只要心中有,便是涛涛的永恒,虽说不古,总也以事论事实事求是,客随遵便唠实嗑,茶道小资在眼前,这就是瓷茶壶。

白瓷茶壶,是一种日常生活瓷器,也是家家喝茶饮水的用具,具有坯质致密透明,上釉明亮,成就陶火高度,无吸水性,自身洁清而韵长等特点。因色泽洁白,能反映出茶汤色泽,传热保温性能适中,加之色彩缤纷,造型各异,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。早在唐时,河北邢窑就开始生产白瓷茶壶,白居易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壶,“天下无贵贱通用之。”。元代,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。这种白釉茶具,适合冲泡各类茶叶。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,装饰典雅,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,四季花草,人物故事,或缀以名人书法,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,所以,使用最为普遍。如今,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,倾销于世。

生活总觉得岁月在莫名其妙地成长,总是认为现在就是欢乐的童年,就象过时髦的端午节,也像这白瓷茶壶不可改变,从来没有无有的举手,即使物语平凡,也要变勒成耀眼的星辰,人生的印痕恍若昨天,这个物件不会忘却并会取代,只是希望成为生活的延伸,充满感情交往的红线,人们在欢畅笑语中展示一张张盈盈的笑靥。

.瓷茶碗

走进白瓷青春的时代,安于卑微的权利,自信趋于时代,心心念念笑口常开,生活的平原是舞动的平台,踏踏实实走过场,痛痛快快唱主角,热热乎乎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出彩,品茶喝酒,乐在其中,端得起放得下,养活文人雅士,放牧众贤仕客,用民俗的瓷文化定中兴,让纯瓷白瓷的茶碗经久不衰。

纯瓷茶碗,是饮茶喝水的大众瓷器,历史悠久,含盖面很广。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,最早的茶碗是原始的青瓷制品,基本形状为大口深腹平底,使用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,不同时期的瓷碗,其形状纹饰有着明显不同。唐代以前为直口无纹饰,器型较多,有撇口、葵口,口沿突有唇边,多为平底、玉壁底及环条形底,有简单的划花装饰出现,以代表之作唐三彩闻名于世。宋代多为斗笠式、草帽式、大口沿、小圈足。釉色多为单色,如影青、黑、酱、白等,纹饰用刻、划、印等手法,将婴戏、动物、植物文字形象绘在碗的内外壁或内底心上。元代表现高大厚重,圈足内斜多撇,呈八字形,刻花装饰,以元青花久负盛名。明代以鸡心式、墩子式及口沿外向平折式的表达,圈足较为窄细,画花装饰用于碗上,从长沙窑到磁州窑过渡,经元青花激发真正兴盛起来。清代无论在哪一方面均胜过前朝,形状、釉色、纹饰更为丰富多样,工艺制作更为精巧细腻,素三彩、五彩、粉彩装饰让人叹为观止。

如今,欣赏纯瓷茶碗,呈现出一幅幅莺歌燕舞、花红草绿之春色,源头活水流出一串串珍珠,加浓意境,更有联趣。关于瓷器,在我记忆中珍存,懂得了珍惜,这个收藏半个多世纪标记“景德镇”的带着盖子的完整杯碗,与其轻轻地告别,把承诺留给明天,与之彼此,默许并期待何日再相逢。

.墩子瓷杯

举手之功,寄托使命,扮演生活中的好角色,接地气地秉承渴望,酝酿亏盈之间,微者不言轻,深入农家礼尚往来,杯邀情深绵水道义,醉了多少春夏秋冬,追赶着青春岁月,耕耘庄户频烦往事,如烟随风不堪回首,成熟了多少更代相传,普普通通的墩子瓷杯,装满乡愁乡恋,稠述那个峥嵘时代,标柄社会的发展与进步。

墩子瓷杯,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器皿,从古至今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。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敞口,口沿直径与杯高近乎相等,有平底、圈足或高足,考古资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。无论是仰韶文化、龙山文化还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见有陶制杯的存在。这一时期杯型最为奇特多样:带耳的有单耳或双耳杯;带足的多为锥形、三足杯、觚形杯、高柄杯等等。战国至汉代出现了原始青瓷杯,其中汉代的椭圆形、浅腹、长沿旁有扁耳的杯最具代表性。隋代杯多是直口、饼底的青釉小杯。唐代的三彩釉陶杯和纹胎陶杯最有特色,当时还流行盘与数只小杯组合成套的饮具。宋元时期的杯多直口、浅腹、圈足或高足,高足底为喇叭状。宋杯多以釉色取胜,如龙泉窑及官、哥、汝、均各窑。其中磁州窑釉下黑彩装饰颇为鲜明。元杯胎骨厚重,杯内心常印有小花草为饰,明清时其制杯最为精致,其胎轻薄,其釉温润,其彩艳丽,其型多样。明代有著名的永乐压手杯、成化斗彩高足杯、鸡缸杯等,中早期多见高足杯。清代杯多直口、深腹、腹部有把或无把,还有带盖或无盖的分别,装饰手法丰富多样,有青花、五彩、粉彩及各种单色釉。

苍龙已暮还行雨,老树春深更著花,历史厚重载千秋,持诚无悔务于民。至今,多种多样的墩子瓷杯,盛世不凋,这些民俗老物件在咱们每一个人的心里甭提有多美,看到了总是热乎乎的!

.紫砂壶

文房雅玩超然跃上,供春鼻祖,吴经提梁,紫砂巨制得弘扬,万历大彬鼎盛世,名匠辈出,争强斗胜,品壶在手,爱不忍释,宜兴春风关不住,神州砂壶百花开,开启时代生活的新纪元,来也匆匆,流行匆匆,凝固继往开来的智慧,铸就国之大器,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,落笔生花,书写未来,这就是紫砂茶壶。

紫砂茶壶,是中国传统茶壶,是古老的手工制品,具有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,早在六朝时期就当做陶土生活用具使用,距今约年。明代中晚期被用于茶器,明正德至嘉庆年间供春制壶,称为紫砂鼻祖,距今约年左右。有确切历史年代的紫砂壶,是明嘉靖十二年的吴经提梁。明万历年间时大彬,大壶变小壶,将制壶工艺手法和壶型大小规格基本固定下来并流传。从清康熙到光绪,紫砂艺术以陈鸣远与陈曼生为代表人物,开创了文人壶先河,也将壶上镌刻字画和壶上印款带入紫砂历史。民国初期紫砂壶的出产更为贸易化,壶上开始印有店号标记,创作保持传统,推陈出新,注重传承,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,造型风格中和淡泊,素处以默,妙机其微,蕴韵精气神于一身,可视为壶之智者,称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。

古籍吴梅鼎的《阳羡茗壶赋》说:“彼新奇兮万变,师造化兮之功。信陶壶之鼻,亦天下之良工”。用紫砂壶泡茶,茶味隽永醇厚,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双气孔结构,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,因此茶壶使用越久,泡出来的茶越香越醇,有“一壶不侍二茶”之说。

紫砂壶已经不仅仅是用来喝茶那么简单,收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风尚,趋之若鹜,在众人的潜意识里,越老越值钱,一些老物件自然也受到更多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